設計背景
0-5歲為幼兒的黃金發展期,一般兒童通常能透過模仿來輔助學習,相比之下視障兒童則喪失了許多活動.發展肢體的機會。
許多研究指出0-6歲為孩童肢體發展的黃金期,而視障兒童因為缺少了視覺輔助,大大降低了肢體運動的機會,連帶影響到了日後骨骼與肌肉的發展,因此我們希望能透過產品設計的專業,開發出一系列幼兒教具,讓孩童在缺乏視力的情況下也能透過聲音的吸引來訓練肢體。
本系列產品與互動設計結合,透過觸動模組來增加產品的聽覺回饋。
訓練目標




本團隊於108年8月至惠明盲校參訪進行田野調查,在整
個參訪過程執行了5w1h問題分析法,從視障生生活的校園
,到住宿環境中去探討,失去視力的生活與一般人的想像有
什麼差距。也與啟明圖書館王老師做訪問,了解視障兒童生
活中教具的優缺點,以及此教具是如何刺激兒童感官、吸引
兒童注意來補足其視覺的缺乏。
在充分了解相關知識的條件與專業特教老師的輔佐下
,我們設定BABYMATE要帶給孩童的訓練目標:肌肉活動
、肢體認識與空間感建立,並依以上目標分析出設計的六項
重點:
1.聽音辨位
2.方向感建立
3.空間感建立
4.立掌內敏感度
5.訓練手部肌肉
6.增加大動作發展
讓孩童在玩樂之間能夠訓練到肢體,邊學邊玩。
設計過程

產品特點


利用以下設計細節以加強視障兒童的聽覺、觸覺刺激。
聽覺方面
● 四方發聲,玩具的擺放並不會影響音量
● 內建沙鈴,提高幼兒把玩時的聽覺回饋
● 搭配app,無限擴充音樂,故事內容,能陪伴小孩一路成長
觸覺方面
● 表面紋理,刺激小朋友的掌內觸覺
● 矽膠材質,柔軟可按壓增強握力
● 多方位環繞,輕巧易抓握
操作模式
BABYMATE系列產品共分為五種操作方式,分別訓練孩童未來生活會用到的精細動作。






音源式空間認知訓練
APP使用總共分為三個時期,可以依照年齡分別給予孩童不同的模式玩耍、訓練





頸部肌肉訓練:音樂模式
將BABYMATE置於孩童的嬰兒床邊,家長可以選擇各種音樂來安撫兒童。







大動作訓練:聽音辨位
將玩具置於小朋友的爬行目標之處,家長可以遙控遠方的babymate發聲,以輔助視障兒童朝目標前進。







精密動作訓練:故事模式
依照故事情節,依序由不同的babymate發聲,利用不同的音源訓練提高幼童的好奇心與探索欲,並與babymate們互動。





